很多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会自行购买止痛药,并且各自有不同经验体会。一般来自基层医院的患者较多使用双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尼美舒利等药物。在三甲医院就诊的患者则使用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较多。
那这些不同名称的止痛药该如何选择呢?哪一种是“最好”的止痛药?
止痛药有哪几种?
其实上述这类药物医学上统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止痛原理是通过抑制人体环氧化酶(COX)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止痛的效果。再根据作用机制的差别,NSAIDS药进一步分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类,两类NSAIDS药各有优缺点。
非选择性 NSAIDS药引起胃肠道损伤(如引起消化道出血)风险更大,但对于心血管的风险更小。这类药止痛药有:洛索洛芬钠、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
选择性 NSAIDS药则相反,胃肠道方面的副作用更少,但心血管方面的风险相对要多。这类药有: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美洛昔康等。
痛风患者该怎么选药?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没有完美的止痛药。那痛风急性发作时,该选择哪一类止痛药呢?
1.没有基础疾病的痛风患者
对于身体情况良好,没有合并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情况的痛风患者,通常两类药物都可以选择,差别只在于起效速度和维持时间,如洛索洛芬钠片服药后15分钟起效,而且服药一次可以维持24小时。
2.合并胃肠道风险的痛风患者
胃肠道风险包括曾经得过胃出血、目前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还包括其他需要医生来评估的风险因素,例如高龄、是否使用抗凝药、是否合用激素等情况。如果存在以上情况,应使用选择性NSAIDS药,必要时还可以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选择性还是非选择性NSAIDS药,长时间使用都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3.合并心血管风险的痛风患者
合并心血管风险的痛风患者选择非选择性NSAIDS药理论上安全性更好,如洛索洛芬钠片、双氯芬酸等,但短期使用选择性NSAIDS药一般没有问题。如果正在使用阿司匹林,最好不要和NSAIDS同时服用。
4.注意NSAIDS药的其他副作用,合理使用
NSAIDS药除了胃肠道和心血管的风险,还可存在肝肾功能损伤、血液系统异常等风险,对于老年及已有肾功能异常的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尤其不能同时使用两种NSAIDS药。
对于合并肾功能异常的痛风患者,如果在降尿酸的过程中出现急性发作,应该选择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不是NSAIDS药,来控制关节痛症状。
根据上述原则,痛风急性发作选择止痛药并不困难。但痛风长期用药还是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自行购药可能会有不测的风险。
担心药物副作用,到底吃不吃?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实种类不多,主要分四类:
镇痛药: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
降尿酸类药物:非布司他、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
其他:小苏打、中成药物
新型药物:如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和尿酸酶等,国内还未引进
很多患者和家属因惧怕痛风药物副作用,拒绝长时间服药,往往在病情控制后很快停药,或者改吃民间不明药物或各类“保健品”,结果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出现痛风石形成或肾功能损害。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结果:担心痛风药物“伤肾”,结果被不明来源药物及长期高尿酸真正伤了肾。
那么,上述痛风药物真的会伤肾(伤肝)吗?
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可迅速缓解关节疼痛,终止发作,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常安全。当然尽量不要长期使用,并且根据患者肾功能状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秋水仙碱是很多痛风患者最惧怕的,因为有些基层医师使用的剂量偏大,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个别还发生肝脏或骨髓损害。但此药在各国痛风指南中被推荐使用,小剂量使用安全问题并不突出,因此无需拒绝使用。
糖皮质激素用于痛风治疗通常是短时间使用,缓解症状非常快速,但很多痛风患者单纯依赖发作时打“封闭针”,而不是规范治疗,这类患者痛风石形成非常普遍。
降尿酸药物分两类,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以及促进肾脏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这三种可以根据病情选用,有效降低血尿酸达标后更有助于肾功能的保护。其中非布司他即使在肾功能轻至中度损害的情况下也可以安全使用。
至于第三类药物,如小苏打和促进肠道排尿酸药物,安全性更好,痛风患者通常不会排斥。
综上,风湿科医生给大家3点忠告:
痛风药物规范使用一般不会伤肾(或伤肝),但放任高尿酸状态不管,或滥用不明药物及“保健品”,则很可能会真的伤肾伤肝。
不建议自行买药治疗痛风,尤其是在网上买各种“进口药”,专科医生的指导及诊后慢病管理才是安全的保证。
定期复诊,监测血尿酸及肝肾功能,同时足量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