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究竟有多痛?
提到痛风,不少患者朋友可能会眉头紧锁,因为他们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疼痛。而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可能会觉得痛风不过是个小问题,甚至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富贵病嘛,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改善嘛!
作为一名医生,我看过不少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令人心痛的场景:堂堂八尺男儿也能被痛风折磨得流泪,甚至彪形大汉不停地渴求超剂量使用吗啡。尽管如此,我仍无法对痛风这种疾病感同身受,在此,只好翻译一段托马斯西登汉姆的话。西登汉姆是近代研究痛风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以自身摧患痛风34年之经验,对痛风性关节炎做了详尽的描述:
" 罹患之人毫无先兆,安然入睡。夜半三更,剧痛惊醒,痛发于姆趾,再波及足跟、躁部或足背。痛似关节错位,又似足浸于冰水,激寒至处又似灼烧。初时尚可忍耐,然此痛绵绵不绝,愈发剧烈、。痛甚,足骨、韧带亦牵连其中,或似撕扯,或似啃啄,或似压榨。疼痛所及之处,敏感异常,轻薄被褥之分量、微弱的地板震动,无端倍增其苦痛"
以上是一段典型的痛风急性发作的描述,堪称经典。但每个患者的疾病有轻重缓急之分,对于疼痛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候医生会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分为10等分,直线的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为"最严重的剧痛"。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便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医生会据此评估患者并进行医治。
曾经有一个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把痛风的疼痛分成5个级别,虽然不正规,但是很形象:
1级疼痛:轻微疼痛,对日常生活没什么影响。
2级疼痛:比较痛,走路的时候感觉不对劲。
3级疼痛:很痛,走路时需要踞着脚或扶着桌子。
4级疼痛:疼痛很强烈,需要躺在床上,下半身一动就痛,上半身忍痛可以活动一下。
5级疼痛:剧烈疼痛,躺在床上,直不起腰,一动就痛。
罪魁祸首还是尿酸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痛风在本质上就是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不错的,之所以会发生那钻心的痛,就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在关节部位沉积导致的。
大家都知道,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部分叫做关节。关节由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两根相邻的骨头相接触的表面就叫做关节面,它们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软骨,软骨光滑并富有弹性,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还能缓冲震动和冲击。关节囊是很坚韧的一种结缔组织,把相邻两很骨头紧紧地包起来。关节囊的内内表面为滑膜层,它也会分泌滑液,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关节囊和关节面包起来的那个空隙就叫做关节腔。
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告诉我们,液体的浓度太高时,溶质就会析出形成晶体。同样道理,如果血液里溶解的尿酸浓度超过饱和点,它们就会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软组织中。当然,关节部位的软组织也不能幸免。最常见的受累关节部位是脚上的姆趾根部的关节(踌趾关节),也可以发生于其他较大的关节,尤其是跺部和足部的关节。
这些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软组织中平时倒也相安无事,一旦体内的环境有什么波动,这些淘气的晶体就会出来添乱,引起体内的免疫反应,导致关节炎的发生。等到体内的环境重新风平浪静之后,这些晶体还会在关节的软组织中潜伏起来,等待下一场捣乱的机会。
这样,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了痛风患者的关节之上凡是经历过一次磨难的患者大多对这把""充满了畏惧。
仅仅是疼痛而已吗?
痛风性关节炎在两次急性发作之间会有一个间歇期,患者在间歇期里有如常人,并没有什么痛苦。总有一些患者,不能"痛定思痛",在间歇期里又重新驰骋于酒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对他们来说,在痛风早期,间歇期可长达数年,随着疾病的进展,间歇期会越来越短,而发作期会越来越长,受累的关节也会越来越多,每次发作时带来的痛苦也会越来越不堪忍受。
不仅如此,在反复发作的慢生炎症过程中,围绕着软组织的尿酸盐晶体,会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大小不同的肉芽肿,有的小如芝麻,有的大如鸡蛋。它们在关节附近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最终导致关节变形、僵硬、活动受限。并且,痛风结节逐渐增大后,它表面的皮肤会变薄,容易磨破形成屡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